12月10日至11日,中山市總工會、中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山市工商業聯合會、中山市企業聯合會/企業家協會共同舉辦“協商促共識,和諧謀發展”中山市第三屆“香山工匠杯”集體協商競賽。經過激烈的比拼,三鄉鎮總工會代表隊摘得桂冠。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王超剛現場觀看了比賽并為獲獎隊伍頒獎。
據市總工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競賽緊緊圍繞服務中心大局,著重從提升競賽吸引力和含金量、突出案例設計側重點入手,提高辦賽水準,檢驗集體協商工作成效,推動勞動關系雙方在集體協商實踐中拓視野、提能力、增本領,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多年來,我市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在推動集體協商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維護我市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打下了堅實基礎。本次競賽以檢驗集體協商工作成效為目的,嘗試在縮短籌備發動和案例公布時間上進行“壓力測試”。參賽選手在時間緊、案例復雜、知識獲取量龐大等壓力之下,依然展現了良好的競技狀態和協商水平。中山港街道、三鄉鎮、古鎮鎮等鎮街總工會還利用業余、周末等時間進行了集訓,紛紛進入了決賽環節,古鎮鎮總工會和南區街道總工會在決賽前仍加緊演練,邀請專家指導,為決賽做好充足準備。其中三鄉鎮總工會代表隊還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南區街道總工會專職副主席廖旭輝率隊參賽,他表示:“作為一名工會專職副主席,本著一起參與,一起學習,一起進步的態度,我帶隊參賽,積極發動南區優秀企業報名,精心選拔參賽隊員,組織參賽隊員到市總工會參加賽前舉辦規則講解輔導,利用周末時間,邀請往屆參賽獲獎資深人員擔任老師,組織賽前集訓、案例分析會等形式,認真做好數據分析,舉行3輪模擬比賽,讓隊員充分做好賽前準備。我們的目標也很清晰,著力打造培養一支精業篤行、勤學善用的集體協商隊伍。”
“本次競賽從方案下發到組隊報名的時間只有不到1周時間,我們迅速行動,發動了四個不同企業的職工組成參賽隊伍。整個過程非常順利,這得益于我們對企業進行常態化的走訪調研,大家建立起了互信,企業自然也會在員工集訓、參賽方面給予極大的支持。而參賽隊員也非常珍惜本次參賽機會,克服困難,抽出大量時間聚集準備。由于團隊成員來自不同的公司,起初缺乏信心,但是通過大家的接觸和磨合,逐漸建立起信任和合作,達成共識,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相互鼓勵。”三鄉鎮總工會專干李宇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決賽評委、集體協商競賽與實務創新專家/省賽冠軍隊主教練、國賽冠軍隊技術教練胡永峰表示,“全市20支隊伍,近百名參賽選手,除了極少數隊伍由富有參賽經驗的老隊員帶領以外,全部是新面孔、新隊員,這是中山市集體協商專業人才隊伍的新生力量。從闖入決賽的六支隊伍構成來看,既有上一屆進入決賽的傳統強隊,中山港、古鎮、三鄉、黃圃代表隊,也有西區、南區等新晉隊伍,較好地呈現了新生力量不畏強手、敢于拼搏的競技精神。決賽成績也能體現出第二梯隊強勁的上升趨勢,比如三鄉代表隊成為第三屆集體協商競賽的冠軍,而古鎮代表隊繼而以微弱差距保持亞軍,希望下一屆有更多的鎮街代表隊能夠晉級決賽圈。”
本次競賽在總結前兩屆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賽制、規則,并協調各方資源,在傳統形式上進行創新和突破,務求讓競賽更有吸引力、更有含金量。據市總工會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次競賽有“兩個首次”——首次將競賽納入“香山工匠杯”勞動和技能競賽體系,明確第一名隊伍最佳協商代表按規定優先推薦各類評先評優,使比賽更有吸引力;首次邀請集體協商省賽第一名珠海公交集團代表隊“同臺對壘”,促進兩地集體協商工作交流的同時,對標強大對手,學習長處、尋找短板,提升我市選手水平,也使得本次競賽更具含金量。
珠海市總工會維權部專干、集體協商指導員趙娜表示,“感謝中山市總工會的精心組織,中珠集體協商友誼賽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也非常珍惜這樣一個難得的交流機會。今天雙方隊員全力以赴,貢獻了一場精彩紛呈的比賽,賽出了友誼,也賽出了風采,大家相互取長補短,對于兩地集體協商隊伍的培養是非常有益的。希望今后,我們繼續‘以賽為媒’,加強交流,共同打造中珠兩地集體協商協作的亮點工程。”
“技術工人薪酬激勵”“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新能源”等這些在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的“新詞”“熱點詞”,分別是本次競賽初賽、決賽和中珠友誼賽案例的關注重點。
在設計初賽案例時,聚焦勞動領域深化改革的熱點,突出技術工人薪酬激勵;決賽案例中,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這一重點群體,突出對其的權益維護;聚焦中山戰略性新興產業則是友誼賽案例側重點。
決賽評委、集體協商競賽與實務創新專家/省賽冠軍隊主教練、國賽冠軍隊技術教練 胡永峰:
賽事從案例的編撰,尤其是協商訴求的選取方面,能夠緊扣時代主題,回應社會各方的重點關切,比如技術工人薪酬激勵、新業態從業人員的訴求表達、以五小和技術創新等要素參與分配,以及生育友好型企業構建,這是主辦方在集體協商競賽這一相對成熟的賽事活動實施過程中,在組織策劃以及內容方面的創新。
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工會專員 歐美祺:
決賽案例體現了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顯著關注。通過協商明確了勞動薪酬、工作時間、休息假期等基本權益,為他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這一舉措將有助于推動行業規范的建立,促使平臺企業更加重視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優化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工作環境。
廣東左向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主管、工會副主席 袁香蓮:
這次經歷讓我對平等協商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也認識到協商的力量。特別是在初賽案例中,更讓我深感技術工人薪酬分配的重要性。大家深入探討如何更公平合理地建立基于崗位價值、技能素質、業績貢獻的技術工人薪酬激勵機制,更好地促進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選手說
東區街道社會化工會工作者 李倩影:
今天的競賽活動,讓我解鎖了“人生第一次”集體協商。從團隊組建、培訓學習,到賽前的“頭腦風暴”,我真切地感受到集體協商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它關乎企業和職工雙方的權益平衡。集體協商不僅僅是口頭表達和文字運用,更重要的是要在反復協調溝通中尋求最佳解決的方案。接下來,我將帶著這份寶貴的經驗,運用到今后的工會工作中去,幫助企業提升參與集體協商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助力實現企業與職工的“雙向奔赴”。
信音電子(中山)有限公司 葉懷軍:
我認為集體協商競賽非常實用和貼近實際工作。在比賽中,大家扮演勞方代表和資方代表,模擬真實的勞資協商場景,針對職工關心的工資待遇、工作條件等問題進行協商。通過參加比賽,讓我認識到集體協商制度切實提高了職工在工資福利、待遇決策中的民主地位,讓我們能夠直接參與到自身權益的維護中,實現勞資雙贏,永續發展!
經過初賽、決賽的激烈比拼,最終,三鄉鎮總工會代表隊摘得桂冠,古鎮鎮總工會代表隊、中山港街道總工會代表隊獲二等獎,西區街道總工會代表隊、南區街道總工會代表隊、黃圃鎮總工會代表一隊獲三等獎;張建行等6名選手獲頒最佳協商代表,黃權發等12名選手獲頒優秀協商代表,中山港街道總工會等12個單位獲頒優秀組織獎。
頒獎儀式
▲一等獎
▲二等獎
▲三等獎
▲最佳協商代表
▲優秀協商代表
▲優秀組織獎
◆編輯:龍慧◆二審:陳吉春◆三審:周亞平